锦绣文学
繁体版

第1348节(2/5)

此段勋知道,虽然中国吸收了世界各国的技术。但中国工业发展方向,还是要看齐美国。走美国工业的道路。

如产品标准化,生产自动化等等。

“这方面你们要好好地学习,然后总结经验,最后推广到我国各大工厂。让我们的工业也走标准化、自动化道路。”

“是。”

“继续。”

“第三个问题,是人才问题。目前生产量之所以如此低,和我们工厂缺乏足够的技术工人和工程师有很大的关系。在工程师方面,我们从武昌拖拉机厂调来了三十多人,又从美国那边引进了十几名。但还是远远不足。因为我们的沈阳拖拉机厂,不仅仅是一个总厂,下面还有十六家配件工厂。大家都需要工程师,都需要技术人才。除了工程师,我们的技术工人也是严重不足。因为这样大型的拖拉机厂,在我国是第一次,因此我们的工人都是第一次参与。技术工人的培养严重不足。”

李承干说道这里,总结道:“上面的几个因素都制约拖拉机厂的产量。按照我们的计划,最少需要两年时间,总厂和配件工厂才能够完全达到默契,我们需要的技术工人才能够足够。至于需要的管理人员和工程师,要么是引进,要么只能是自己培养。因此我们计划1935年活着是1936年的时候,工厂才能够完全释放产量,达到设计的年产量。”

段勋有些沉默。

工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。看看这家拖拉机厂,成套设备都是从美国直接引进的。包括围绕着拖拉机厂建设的十几个配件工厂,那都是成套设备的引进。

然后是美国专家亲自过来组装调试,现在还担任工厂总工程师。但就算是如此,工厂缺乏管理人才,缺乏工程师,缺乏技术工人,结果是产量很低。需要过三四年时间,才能够达到设计产量。

“梁总理,你看呢?”

“梁总理,你看呢?”

段勋转过头问了梁焕奎。

中国经济,王永江是总负责。从货币政策开始,财政、工业建设、交通建设各方面都是一手负责的。而梁焕奎主要负责工业建设。此次段勋考察,主要是考察东北的工业建设,因此梁焕奎是跟着段勋过来的。

梁焕奎本
阅读本站,开启转码阅读模式无法显示小说内容
请在浏览器设置手动关闭转码功能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
阅读本站,开启转码阅读模式无法显示小说内容
请在浏览器设置手动关闭转码功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