锦绣文学
繁体版

第六十四章西巡(二)(1/4)

  绥远的草原因为沾染了黄河的水汽,更有阴山阻挡西伯利亚的寒流,故而更适合耕地。

  出现在朱谊汐眼前的,就是一片辽阔无际的小麦,宛若青黄色纱帐,让人迷离。

  不远处,一群绵羊在旁啃食草地,牧羊犬则警惕地四逛,碰到想要啃食小麦的绵羊,则进行驱赶。

  同时,高岗上类似于藏獒的蒙古獒犬,则警惕地四望着。

  阴山的阻隔,让九原府的空气柔和了许多。

  朱谊汐对于白色的牧羊犬很熟悉,因为这是他从欧洲引进过来的,专门负责放牧工作,是牧民的好帮手。

  而蒙古獒犬,则更类似警卫,能与狼搏斗。

  之所以引进牧羊犬,就是为了解放牧民的繁琐放牧工作。

  草原和高原之所以盛行农奴制,就是因为生产力不达标,铁器什么的不提,普通的牧民日常放牧,还得面对野兽的袭击,可谓是极其劳累。

  牧羊犬看着不重要,但却是能轻易的解放数个生产力,让草原自牧农自给自足。

  以部落氏族为中心,散成了家庭为中心,百户制才能落地扎根。

  绥远巡抚亦步亦趋地跟在皇帝身后,他瞥到了玉米和苜宿草,立马笑着奉承道:

  “陛下,新作物对于草原来说改变甚大,玉米产量比小麦高,更耐寒,牧民们尤喜欢种,但小麦价更高些……”

  “合理安排即可,强制推行怕是生怨气呢!”

  朱谊汐随口道,似乎是人的岁数大了,他对于某些事也没太强求。

  “好东西,大家就会去做,不好的就会排斥,官府要顺势而为,草原不同往常!”

  这些年,草原上推行了不少的政策。

  苜宿,玉米,番薯,甜菜,广泛推动种植。

  新马种,骆驼,白猪,细绒羊等,也在让牧民们养育。

  成功了不少,失败的也有。

  例如白猪,草原物资匮乏,根本就容不下吃杂食的猪,弃养了有许多。

  骆驼也是,虽然能产奶、产绒,但吃得多,代步又不如蒙古马,实在是性比价低,只有阿拉善等半戈壁的环境下,骆驼才繁衍开来。

  “绥远多少人?”

  忽然,皇帝看向了蓝色的天空。

  “禀陛下,约莫五十万,其中蒙古人二十万,汉人三十万……”阅读本站,开启转码阅读模式无法显示小说内容
请在浏览器设置手动关闭转码功能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
阅读本站,开启转码阅读模式无法显示小说内容
请在浏览器设置手动关闭转码功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