锦绣文学
繁体版

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的笑话(1/6)

  皇帝病后第一次上朝,没有持续太长时间便先离开,但大臣却并未就此离去,他们还要在宫里处置一些朝务,并由皇帝派人监督。

  文华殿内。

  早就摆好了不少的案桌和软垫,众大臣可以坐下来处理和商讨这些事务,有很多已经积压很久的,三四个月和半年左右积压的事务为常态,有很多事情大臣都以为皇帝给遗忘了,谁知道也只是留中不发。

  李东阳过去跟户部尚书佀钟讨论了很久,回来时没人跟着,在场之人也刻意跟他保持距离,以便他能去跟刘健单独商讨事情。

  李东阳将一份并不算是奏疏,只是陈报的书折,递送到刘健面前,道:“去年内府增加白银二百多万两,开销达到一百二十六万两,也算是创了过去几年之最。”

  “哦?”

  刘健对付内府的开销一直不太清楚,闻言不由拿起来看过。

  李东阳注解道:“半数以上是从海外带回来的,具体是从何处掠回来的,外人并不知晓。倒是听说开春之后再派船出海,还能带回来不少。”

  刘健脸上带着几分担忧之色道:“白银突然增加,只怕会带来物价腾贵。”

  虽然这时代还没有一些经济学的概念,但货币增发所带来的通货膨胀理论,在这些传统文臣心中,也是有个大致轮廓的,作为治国之臣,如果连这基本的道理都不懂,那他刘健也不用混了。

  “说来也奇怪。”李东阳道,“内府增加的开销,除了基本的修造殿宇、道观之用,剩下的都是用在军需开支上,尤其是大批采购了军粮,甚至还在西北收购了不少商贾开垦种植出来的粮食,但就算是这样,今年冬天粮价仍旧维持在较低的水平,没涨反倒是降了。”

  “是吗?”

  刘健也不由皱眉。

  虽然内阁大臣等于是没有正式头衔的宰相,处理的都是国事,但本身内阁大臣并不与普通百姓的生活直接挂钩,关于市井粮价等事情,他们也只是听别人讲,并不会亲自去查看。

  李东阳又拿出一份,递给刘健,刘健随即也打开看过。

  “这是东厂呈报的,北方各地粮食价格,从去年春荒之后的对比变化,各种作物的价格上面都有,就算不清楚几分真几分假,但跟户部那边问过,基本与实际情况没有差别,而且秋粮之后总结的,去年也不算是风调雨顺,各处闹灾荒的情况仍旧常见,但在赈灾幅度上并未削减,但就是年底…
阅读本站,开启转码阅读模式无法显示小说内容
请在浏览器设置手动关闭转码功能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
阅读本站,开启转码阅读模式无法显示小说内容
请在浏览器设置手动关闭转码功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