锦绣文学
繁体版

第三百三十四章:我要看血流成河(1/8)

  我的姐夫是太子正文卷第三百三十四章:我要看血流成河众人骇然地看着周举人的尸首。

  便传出张安世的惊叫:“天哪,我最见不得这个,快把尸首抬走,抬走。”

  意味着,他二两多银子收的那么多的粮几乎让他倾家荡产。

  顿了顿,张安世接着道:“当然,单靠这个也不足够,壮丁们到了农闲,若是出去再打一些短工,亦或者,家里劳力多一些,便可让一人出去务工,这也不失为改善家境的办法。官府这边,大可以进行鼓励。”

  朱棣听着,很是满意的样子,连连点头道:“你倒是什么都预料好了。”

  张安世倒是实诚地道:“不是预料好了,而是改变了税制,确保官府有了力量。倘若似从前那般,一个县,只几个正经的官,其余的……尽是杂役,官府每年收到的税赋,连养活自己都不够,要办什么事,都需看乡贤和士绅的眼色,那么纵然是包拯在世,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。”

  张安世这话,可是实情。

  在古代,好官的标准,基本上都和所谓的青天挂钩。却难听说过,谁振兴了一方让当地的百姓得到了巨大的改善。

  所以,古人要吹捧某人是好官,往往是此人到了地方之后,立即开始处理多年积攒的旧案,然后如何给百姓们讨还一个公道。

  生生将县令的职责,变成了所谓的法官。

  可实际上,其实古代的地方官,确实权限有限,他们所能干的,可能还真就是法官的活了,至于其他的事,哪一样不要钱粮?任谁来了,都得抓瞎。

  因而绝大多数时候,所谓的县治,本质就是乡村和宗族自治,因此才衍生出了所谓的乡贤和士绅,他们把持地方事务,这地方的事务,千百年不见改善,本身也是因为如此。

  张安世又道:“其实说到底,之所以太平府能够如此顺利,还是多亏陛下大力抄没和整肃了六县的反贼。新政的推行,才能顺畅。若非如此,区区—年,臣恐怕……也难有什么作为。”

  何况接下来还有一大笔要偿还的债务,这一笔债务,可是大额借贷,利息不小。

  此言一出,令朱棣又想到了姚广孝。

  若非是姚广孝,只怕朱棣也绝不会如此痛下决心吧。

  此时思来,朱棣甚至觉得有几分恐惧。

  莫非……姚师傅早已想到了今日,他所要的,就是彻底扫清这些障碍,
阅读本站,开启转码阅读模式无法显示小说内容
请在浏览器设置手动关闭转码功能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
阅读本站,开启转码阅读模式无法显示小说内容
请在浏览器设置手动关闭转码功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