锦绣文学
繁体版

第253节(1/5)

  这不是夸张的修辞,而是事实。

  换句话说,如果投资得不到回报,那么还有谁去研发新药?

  最后受害的依然是普通的病患。

  药神的主角干的是走私的勾当,却被冠以药神的头衔,甚至让沈飞想到了《辛德勒的名单》,但是他忘了战争和疾病一个是天灾一个是人祸,两者有本质区别。

  印国不尊重国际卫生法,用廉价仿制药代替进口药的行为本来就不对,你还去买药就是助纣为虐。

  但为什么很多人都觉得《我不是药神》是个好电影?

  其实原因很简单,是一个代入感的问题。

  病人是大爱无疆的老年神父,是正义感爆棚的农村青年,是美丽勇敢的单亲妈妈,是关爱家庭的老实爸爸,这样的人设是导演的聪明之处,得病的都是好人都是可怜人,所以看客们为他们揪心为他们捉急。

  但是冷静想一下,这个世界不是谁有病就是谁有理。

  主角问自己的小舅子:“他才二十岁!他想活着有什么罪?”

  沈飞的答案,是一个人想活着当然没有罪,但是走私就是有罪,拒捕也是罪,驾车逃逸还撞到别人的车就是罪。

  干着违法的事情居然理直气壮,就因为站在了人命关天的道德制高点,不可笑么?

  因为想活着就走私药品,那因为想吃饭,是不是也可以坑蒙拐骗,杀人放火?

  当前大夏观众不喜欢的几种人物形象,这部电影基本凑齐了。

  医院的医生冷漠傲慢,警局的局长强势霸道,这都是老百姓生活中受了委屈而投射在荧屏的形象,这样可以勾起共鸣罢了。

  单亲妈妈去跳钢管舞挣钱给孩子治病,听起来挺可怜的,但是那是她自己的选择,没人逼她,她自己看不起这个职业,当男招待为了钱也上台跳舞时,她报复性地喊着“脱脱脱”,却忘了自己也变成了猥琐的看客。

  这不是扬眉吐气,是在嘲笑曾经的自己!

  其实大夏人口太多,病人对医药的需求量非常之大,但世界制药五十强里面没有一家大夏公司,东瀛倒是有好几家。

  大夏的医药行业通病有两个,第一,我虽然不肯花心思制造新药,但是我会得到你们国外的进口许可和仿制权限,这样节约时间精力来钱快。

  第二,我虽然不会制造新药,但是中成药我就敢一个劲的弄,反正大夏老
阅读本站,开启转码阅读模式无法显示小说内容
请在浏览器设置手动关闭转码功能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
阅读本站,开启转码阅读模式无法显示小说内容
请在浏览器设置手动关闭转码功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