锦绣文学
繁体版

第181节(1/7)

而今年,显然不能再是如此。那一年的加科,就多有南方学子不满。今年若是再加,难免引起怨怒。

“你觉得呢。”朱标反问朱允熥。

朱允熥咬住嘴唇,盯着朱标的眼睛,“孩儿觉得,不能再行加科。不然,无论对南北学子,都不好交代。最优之解,该是认下来。然后,追责礼部、吏部。朝廷若是还想着搪塞过去,恐难以服众。”

渐渐的,朱标面露担忧之色,他捏住下巴,慢慢开口,“那礼部、吏部,就得死不少人。”

死人,朱标不怕。朱标始终都是,只杀该死的人。而那些还未查实,或者确有些冤屈的,他才会去说情救一救。而这一次,又有所不同。

“朝廷不死人,对学子们没法交代,对天下,更没法交代。”

朱允熥再接着说道,“主事人,可问斩。其余人等,免死却要发配。若是置之不理,往后朝廷南人只会越来越多。南人录南人,同是大明子民,北人又该如何。”

朱标突然转头,意味深长的看着朱允熥,“你是不是有什么私心。”

文官与朱允熥不和,这本就不是什么秘密。只是,文官们不敢说。吴王尚武成风,盖天下以论,于国不利。伤民而不利国,非善也。

不等着朱允熥说话,朱标就自问自答,“罢了,估摸着,你皇爷爷听见这事儿,和你想的一样。”

“我若是摇头了,岂不成恶人了。再说,朋党、乡党,朝廷确实该治一治了。”

朱允熥笑道,“不怕他们结党,就怕他们心往一处去想。孩儿斗胆,心里头想过,如今的淮西一党,正是所谓乡党。只是,乡党为一派,对国家来说,实在不是什么好事。”

“皇爷爷气盖寰宇,他们害怕。如今忠心,却不代表着他们的子孙。分而治之,才能长久,”

此处说的淮西一党,并非特指淮西武将们。

以韩国公李善长为首的淮西文官们,始终游离于文官与武将之间。他们自成一派,与建国后的文官们,分庭抗礼。

自打李善长致仕之后,詹徽就接替了李善长的位置。

朱标突然的起身,先走几步,“走,咱们去奉天殿。”

呆在景仁宫日子久了,朱标瞧着外头,竟觉着有些新鲜。左右经过的太监、宫女们,纷纷侧目。


阅读本站,开启转码阅读模式无法显示小说内容
请在浏览器设置手动关闭转码功能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
阅读本站,开启转码阅读模式无法显示小说内容
请在浏览器设置手动关闭转码功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