锦绣文学
繁体版

第一七〇四章 风向大变(3/4)

为刘瑾行事小心,无人能够拿出刘瑾贪赃枉法的证据。

    给刘瑾的贿赂,都是官员通过一些特殊渠道,辗转送到刘瑾手上,而不是他亲手索要,而刘瑾对于吏部考核的干扰,也是暗中进行,就算吏部尚书许进对刘瑾阳奉阴违,但还是无济于事,就因为刘瑾掌握朱批大权。

    你吏部做出怎样的考核,到了刘瑾这里都可以任意做出更改,那吏部的考核也就成为一纸空文。

    如果换作别的皇帝,官员早就上疏弹劾,依靠舆论迫使刘瑾下台甚至被问罪。

    但可惜,朱厚照对朝事不管不问,朝官很难见到皇帝的面不说,哪怕偶尔见到也没人敢告状,因为就算朱厚照听到后采纳,转头喝斥刘瑾两句便又不管不问,事后刘瑾不会放过那些弹劾他的大臣,动辄下诏狱问罪,而朝中真正有豁免权的只有谢迁而已。

    旁人都指望谢迁告状,甚至撺掇谢迁到张太后面前申诉,但可惜谢迁知道事情归根结底还是要皇帝疏远刘瑾才行,否则一切都是做无用功,因此对于朝臣的提议置若罔闻。谢迁做事讲究的第一原则是自保,剩下的才是伸张正义,如果自保和伸张正义有冲突,他宁可当墙头草。

    谢迁这种态度,让文官们无计可施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正德元年,朝中政治风向大变。

    之前谢迁等文官,还能跟刘瑾形成对峙之势,不至于让刘瑾胡作非为,但在刘瑾和钱宁建立豹房,让朱厚照彻底沉迷逸乐后,刘瑾权势日益扩大,再加上刘宇等奸佞到京城后对刘瑾言听计从,以至于刘瑾慢慢大权独揽。

    而在西北,一场政治风波却慢慢归于平静。

    在沈溪牵头下,王守仁查三边钱粮弊政已水落石出。

    二月初四前,三百多名三边文武官员主动到王守仁所在官驿“认罪”,退回赃款,数量在六十万两左右。

    但这只是三边贪墨钱粮十分之一左右,贪官贪十两能拿出二三两就算不错,而大头还在朱晖、张鹤龄等人手中……

    即便如此,王守仁的差事已经可以顺利向朝廷交差,他不想再继续调查下去,平添波折。

    官员招供罪行后,拿出的银子不多,主要是怕担负更大罪名,他们以为王守仁不再追究下去就可以逍遥法外,却不知他们贪墨多少早就在沈溪这里挂上了号。
阅读本站,开启转码阅读模式无法显示小说内容
请在浏览器设置手动关闭转码功能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
阅读本站,开启转码阅读模式无法显示小说内容
请在浏览器设置手动关闭转码功能